小吃标准化不应丢特色

时间:2018/4/3 18:00:48 来源:餐饮杰 责任编辑:安迪

【摘要】 媒体报道,日前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成立煎饼馃子分会,后续将制定煎饼馃子制作标准,为从业者提供“正宗范本”。分会还将给入会的煎饼摊主颁发会员证,会员单位300元一年。

媒体报道,日前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成立煎饼馃子分会,后续将制定煎饼馃子制作标准,为从业者提供“正宗范本”。分会还将给入会的煎饼摊主颁发会员证,会员单位300元一年。

  近年来,一些地方先后为当地特色小吃制定标准。此前沙县小吃、扬州炒饭、西安肉夹馍、重庆小面都有了标准。此举一来促进行业自律,二来有利于形成规模化、品牌化,把小吃做“大”。平心而论,其出发点是好的,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小吃制作水平良莠不齐,卖相千奇百怪,有的名不副实,砸了特色美食的招牌。有标准,或可避免此类问题发生。

  但凡事过犹不及。中国美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魅力之一就在于不同烹饪者对制作手法、食材选择、烹饪火候上的分寸拿捏不同,才为食客提供不同的味觉体验。即使同一款小吃,有百花齐放的制作手法,才有各具特色的 、名招牌。资深食客爱寻民间美食,“苍蝇馆子”常有特有美味,于标准化之外追求个性化既是餐馆立身之本,也是食客兴致所在。倘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味道”,大是大了,岂不无趣?

  事实上,尽管多地出台小吃标准,大家似乎并不领情。餐馆各创各的味,只要能招徕食客,标不标准不重要;食客各寻各的味,有人爱正宗,有人爱创新,各取所需就好。餐饮业是不断创新的行业,美食也有区域性、时代性,某种美食的做法、味道发生变化,实属正常。说到底,小吃好不好吃,是消费者的舌尖说了算,是市场说了算。在保持小吃特色等基本要求前提下改良创新,应是掌握在烹饪者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有些部门出面制定细致入微的标准,甚至连凉皮的厚度、烧饼的直径都要 到毫米,难免引发是否“越俎代庖”的争议。

  也有人认为,制定小吃标准,确有越权之嫌,但实际上更多标准来自民间行业协会,这些协会发布的标准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了规范、引导行业发展,有何不可?如果确是如此,当然是好事,怕就怕借此“唯我独尊”。试想,如果以认定“正宗”为由,向这家收费、向那家发证,俨然产品评价机构,变相设立市场门槛,很难不让人质疑是借机敛财。再者,发展思路上,是否照搬洋快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商业模式,是企业自身应该考虑的,如果行业协会“拉郎配”,可能会人为破坏成长规律,也扼杀了它们的自我创新能力。

  近年来,各级不断推动简政放权,把该市场调节的坚决还给市场。当前,地方小吃存在着假冒伪劣、缺斤短两等扰乱市场秩序、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把有限监管力量放在食品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上,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才是“有形之手” 该发力之处。至于煎饼馃子加什么馅、肉夹馍烧饼的直径多少,就放手留给市场和厨师自主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