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人们对食品安全有着更高诉求,轻食走进人们的生活,食品卫生、健康成为人们的第一诉求,这也进一步加速餐饮行业向连锁化、品牌化进行整合。
想减肥只能在健身房狂练?日前,记者走访健身市场时发现,深圳中航健身会引入了数字健身餐,以“健身+餐饮”的服务新模式,将“吃+练”结合给健身会员带来了更好的体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该模式或成健身行业转型突破口。
7月16日,绝味食品发布公告表示,旗下全资子公司投资的“广州绝了小龙虾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已完成备案手续。在未来,绝味的绝了小龙虾基金将开展投资业务,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从事小龙虾、牛蛙、蟹等水产品加工、销售的企业。
海南休闲快餐品牌「琼粥一品」于近日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个人投资者。融资将主要用于供应链体系搭建、产品标准化研发、管理团队培养和店面拓展等方面。
据外媒报道,近日,「」获得了1300万美元融资,此轮融资由BDC Capital领投,现有投资者Kensington Capital Partners Limited、Structure Capital以及新的投资者Foundry Group参投。
今年1月份,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从一碗手工馄饨,到全国1300多种地道美食。刚刚成立3年,盒马旗下自有品牌盒马工坊,做到了月成交额破亿,成为国内3R领域第一品牌,开辟餐饮零售化的全新赛道。
36氪获悉,近日订阅制体重管理品牌"咚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熊猫资本。2018年,咚吃还曾获海朋资本和启赋资本合伙人曾峥的天使轮投资。
4月9日晚,由微信支付主办,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支持,腾讯新闻原子智库、虎嗅共同打造的"2020年零售餐饮行业复苏暖场会",邀请到了腾讯公司微信副总裁耿志军、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等,深度解读未来三个季度的商业趋势与行业机遇。
近日,餐饮机器人头部企业擎朗智能的PEANUT送餐机器人在日本玉川高岛屋的“THE GALLEY SEAFOOD&GRILL”餐厅无接触配送餐食,引起广大日本媒体、公众高度关注,日本餐饮行业权威媒体《日本食糧新聞社》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近日,双汇联手尝高美成立餐饮公司,并计划首先在上海开设餐厅。这是双汇进军餐饮业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作为全球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进军餐饮野心仅仅是开餐厅吗?
餐饮菜品高定价等于“低成本+高认知”。其中,消费者认知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直接利益、提供服务价值、品牌形象价值、专业技术价值等,如虾仁、海胆等消费者认知价值相对高,菜品高定价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近年来,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备受关注。全智能、无接触、更高效等应用价值,让更多人看到服务机器人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可能。尤其是餐饮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不断上升,机器人餐厅、无人餐厅、智慧餐厅逐渐成为热词。
从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获悉,7月1日起,济南市将正式实施《济南市小餐饮登记、部分食品经营许可等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办法》(下称《办法》),规定对小餐饮登记、部分食品经营许可等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京城老字号企业以菜品创新应对疫情冲击,取得了经营回暖。记者走访华天同和居、同春园、鼓楼马凯餐厅、二友居、庆丰、延吉等品牌企业获悉,老字号通过创新半成品菜、拓展线上渠道、加大社区团购等方式,在端午节期间实现了销售回暖。其中,华天同和居饭店、同春园饭店、鼓楼马凯餐厅端午期间销售额环比上周增长分别达到42%、64%和125%。
继各类农贸市场、餐饮、食堂、外卖、快递等行业全面推进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后,北京美发美容行业协会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全市美发美容店等立即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并按防疫标准开展经营场所消杀作业。服务领域人员检测全覆盖,既是一次对疫情隐患的全面排查,也是让全社会安心放心的必要之举。
日前,《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GB/T 39002-2020)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并于2020年6月21日正式实施。
6月22日,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综合体在广东顺德开业。这是碧桂园旗下千玺餐饮机器人集团在连续推出5家机器人餐厅后,打造的首个机器人餐厅综合体,体验升级、功能更全。
6月19日,证监会核准了同庆楼等公司的首发申请,这是继湘鄂情(现已更名为中科云网)2009年上市十年后,第二家真正意义上的餐饮企业登陆A股市场,同庆楼发行上市后将成为A股市场上继西安饮食、全聚德、中科云网、广州酒家之后第五家餐饮企业。
日前,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低风险地区夏季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修订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