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旦,北京各商业服务业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精心组织市场供应和服务保障,消费市场安全平稳有序,粮油、蔬菜、猪肉等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据北京市商务局监测,节日期间,超市发、物美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8%。
该活动旨在通过饿了么“E活力早餐计划”,加强电商平台与流动餐车、品牌早餐商户的合作,推出智能外卖取餐柜,实现早餐可预订、餐车在线购,打造上海早餐工程新场景。
春节还有一个多月,但许多家庭已将筹备年夜饭的事宜提上日程。
年夜饭是餐饮企业一年之中最为重视的业务之一。鼠年春节,因为受到疫情突发的影响,餐饮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年夜饭集中退订、食材积压、现金流紧张等危机,经历了这一年的起起伏伏,餐饮企业开始对年夜饭这个传统的业务进行改革。北京商报记者也就北京年夜饭市场的变化展开深入走访调查,同时也探索挖掘年夜饭市场的想象空间。
最近,汉堡王宣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四个城市同时开售“真香植物基皇堡”。该汉堡的植物肉供应商来自联合利华旗下的品牌“植卓肉匠“(The Vegetarian Butcher),后者是联合利华2018年收购的荷兰植物肉品牌。
12月17日,“盘”了25年社会餐饮酒楼的武汉艳阳天集团,宣布正式进军团餐市场。社会餐饮头部企业强势而入,武汉团餐市场,将迎来激烈的“龙虎斗”。
刚刚过去的周末,小编从北京一些连锁餐饮了解到,部分门店已经开始征集在岗服务人员自愿报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了。同时,北京部分区县也开始组织商场和超市,征集服务员自愿报名接种的名单。
9月下旬,北京市制定印发全市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实施方案,引导学生爱惜粮食、文明就餐,把“光盘行动”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在方案实施三个月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本市部分大中小学校园了解到,各校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优化供餐方式、精细化管理食堂、日常监督等举措,积极推行“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取得了很好成效。
12月17日中午两点半,早已过了用餐时间。但在位于北京市雍和宫大街46号的渝味川菜馆里,还有四五桌客人。“这是过了饭点了,刚才店里还在排队,3个厨子炒菜都忙不过来。”老板娘李芳兰说。
今天冬至,俗话说“冬至大如年”。为了迎接这一重要节气,各家老字号和各类火锅店、饺子馆都一早备好了水饺、暖冬菜肴和时令小吃,在冬至到来前的周末就迎来客流高峰。
针对商户出餐慢、联系不上用户、用户修改地址、道路封路、社区不让进、电梯拥堵、雪天路面结冰等骑士呼声最高的7个异常配送场景,饿了么将通过调整规则设置、灵活增加配送时间、加强智能设备投入等措施,寻求对骑士更友好的解决办法。
禁止餐饮商家设置最低消费、约束学校机关等食堂浪费……12月15日,《广州市反餐饮浪费条例》开始实施,约束餐饮浪费行为自此有了法律依据。
当下新零售业态中,各类传统线下零售已经被层出不穷的互联网运作模式包揽。
12月7日,中国烹饪协会团体标准发布会召开。会上,发布了《餐饮服务量化分级评定规范》、《基于互联网工具的餐饮运营师职业能力要求》、《基于互联网工具的餐饮门店管理师职业能力要求》、《基于互联网工具的餐饮品牌营销师职业能力要求》、《餐饮外卖密封规范》、《团体膳食单位服务质量规范》、《北京烤鸭鸭丕》、《小餐饮商户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管理规范》八项团体标准。
在配送过程中不受污染,是餐饮外卖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12月7日,中国烹饪协会《餐饮外卖密封规范》团体标准发布,规定包括必须满足一次性使用且不可复原等内容,同时鼓励商户使用外卖食安封签、一次性扎带或卡扣等密封措施。
日前,浙江湖州市正式发布《餐饮节约行为导则》地方标准,并于12月1日起实施。据报道,该标准是浙江省首个制止餐饮浪费地方标准。
万家团圆的春节本应是每年餐饮行业最热闹的时间节点,今年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整个餐饮行业步入“至暗时刻”——4万亿规模的行业一下子被疫情无情“压垮”,无论是餐厅还是对应的食材供应链,大量企业流动资金供血不足,存续艰难。
日前,《2020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首届中国餐饮品牌节期间发布。《白皮书》显示,小吃快餐和火锅填补了以中式正餐为代表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品类吐出的市场份额。
2020年12月1日-5日,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红餐网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餐饮品牌节暨2020中国餐饮品牌力峰会”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此次活动以“餐饮新时代·品牌新征程”为主题,吸引了餐饮界、文化界、学术界、传媒界、管理界、大数据等跨界影响力人物及国内外众多知名餐饮品牌。
去年年夜饭经历了“倒春寒”式打击,2021年春节即将到来,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年夜饭预订提前升温。进入12月,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多家餐饮企业和老字号了解到,截至目前,除夕当天午餐及晚餐的四个时段预订已经完成70%左右,一些知名餐厅的包间基本订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