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0万家餐厅被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盯”上了!记者在日前举行的“舌尖上的梦想”餐饮新消费论坛上了解到,中小餐厅普遍面临食材采购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痛点,针对餐厅的供应链服务商顺“市”而生,希望从餐饮行业B端“掘一桶金”。
继去年开始有条件提供吸管之后,咖啡连锁品牌Costa近日宣布停止提供塑料吸管,转为用非塑料制品替代。“这是我们减少浪费和增加回收利用承诺的一部分。”Costa英国区总裁JasonCotta说。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不管是新入南京的超级物种,还是本土零售品牌苏果超市推出的“生鲜加强型”生活超市,抑或是即将来宁的盒马鲜生,生鲜品类都是其首要亮点。
仔细想想近两年的餐饮市场,会发现很多流行都和广东有关联,往往是广东先“火”起来,再逐渐蔓延至上海,再到北方城市。比如潮汕牛肉火锅,典型的南菜北上,从潮汕民众习以为常的鲜牛火锅,一夜之间在全国遍地开花。
2017年全国餐饮业在宏观经济稳步发展、大众消费持续增强、餐饮升级持续推动、餐饮对美好生活供给质量的不断提升下稳健增长,全年餐饮收入39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5个百分点,占GDP4.8%,成为为人民美好生活服务的重要产业。
从2017年底开始,不少餐饮创始人都开始和笔者交流一个问题“我想做新品牌,只有初步的概念,还没想好具体怎么做?你说呢?”虽然是同样的一个问题,但大家正在经营的品类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这让笔者开始思考,当原有品牌遇到了某种瓶颈或阻碍时,大家纷纷在寻找破局点,新的机会点。到底怎么做,往那个方向做?大家心里往往没底。
北京夜间就餐不便的状况有望得到改变。1月17日上午,北京市商务委副主任孙尧在出席北京烹饪协会2018年工作会时透露,推动午夜餐厅的发展成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并可能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1月18日起,铁路部门对互联网订餐服务进行升级,订餐预订时限由开车前2小时压缩至开车前1小时,同时推出动车组列车地方特产预订服务。
据《朝日新闻》网站报道,帝国数据库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日本企业倒闭数量为8376家,时隔8年超过前一年,其中倒闭的餐饮店达到2000年以来最多。
距春节还有不足一个月,知名餐厅年夜饭预订已一桌难求。值得关注的是,据问卷显示,约七成消费者仍选择在家吃年夜饭,这也为半成品年夜饭、打包年夜饭等创造了商机。业内人士预测,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品质、方便仍是人们的核心诉求。随着春节临近,1月下半月之后年夜饭半成品销量有望大幅提升,而网购年夜饭的质量将成为关注焦点。
1月17日消息,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已经完成B轮融资,融资总额8000万美元,约合5.1亿人民币。本轮融资由复星资本领投,启明创投、纪源资本、普思资本、银泰资本跟投。
2017年虽然整个餐饮市场呈现两位数的增长,但餐企死亡率高达30%,商场餐饮则更为严峻,呈现20%盈利、40%保本、40%亏损的“244结构”。
沙县小吃作为中国传统小吃到目前在全国已有80000多家店面,密密麻麻的遍布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日餐走进中国人日常生活以中国城市地区为中心,日料热正在进一步升温。过去5年间,中国的日料店大约翻了一番,突破2万家。日餐已经并非只是一阵热潮,而是逐渐成为中国人饮食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见证了网红火锅店的集中爆发,见证了无数火锅店倒下,无数新的火锅店开业,见证了火锅行业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互联网引领的工业革命即将达到顶峰的2018,火锅行业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保证配送过程食品不受污染,避免送餐人员直接接触食品……昨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外发布《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网络外卖经营提出了“线上线下”一致等一系列要求。
随着消费升级,餐饮微利时代已经来临,这导致企业经营难、寿命短,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施难度大;餐饮垃圾、油脂排放量大,由2010年99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152万吨。
随着90后、00后消费者的崛起,餐饮业业态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轻餐饮品牌出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以及各大商超的中庭或过道空间。这些年轻消费者对美容餐、健康餐、时尚餐、减肥餐等个性化餐饮有更大的喜好。而轻餐饮恰恰符合这些特征。
在微菜单CEO魏巍看来,目前餐厅的运作方式主要是靠人工点餐+手机支付,充其量只能算作“半自动洗衣机”。
一年岁之尾,一碗腊味香。中国人与时间共同谋划的美食——“腊味”,总是能用馥郁的滋味让人想到与“家”息息相连。近期南京大牌档以“留住老味道”和“不时不食”为主题,推出“腊冬”新菜。